青海新聞網·大美青?蛻舳擞 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、全國象棋冠軍電視快棋賽、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、全國青少年U系列冰球賽、全國青年女子手球賽、CBA季前賽……一個個重大賽事的舉辦,奏響了西寧市體育高質量發展的最強音;
西寧地區元旦環城賽、日月山高原國際風箏邀請賽、西寧徒步節……一項項全民健身活動精彩上演,展示了健康西寧鏗鏘前進的堅定步伐;
跳廣場舞、騎自行車、跑步、打太極……廣場、公園、社區里,一組組充滿動感與活力的運動鏡頭,展現了廣大群眾蓬勃向上的活力……
十年來,西寧體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以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,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,體育活動早已躍出競技場的藩籬,飛入街巷阡陌,在十年的時間維度中,越來越多的西寧百姓走向運動場,掀起一次又一次的健身熱潮,在新時代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。
便捷的體育設施托起群眾幸福夢
夜幕降臨,燈火通明的賽場內籃球愛好者奔走追逐,揮灑著運動的活力與激情;高樓林立,時尚的健身房內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們正隨著音樂翩翩起舞。
從傳統健身運動,到時尚多元的運動潮流,西寧人的健身活動越來越豐富了,而這一切得益于越來越多的體育惠民工程。十年來,西寧市利用街邊綠地、城市拆遷改造的“金角銀邊”,補短板、拉長板、提標準,建設百姓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,讓百姓有了更便捷、更完善、更優質的健身休閑場所,不斷滿足百姓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體育健身需求,提升體育民生品質和西寧城市顏值,為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“硬核支撐”。目前,全市建成各類健身場地5942塊、健身路徑1789個、健身步道500余公里、標準足球場16個、籠式足球場63個,西北地區最大的西寧市冰球冰壺館運營見成效,城西區體育公園建成開放,城北區全民健身中心年內投入使用,城東區文化體育公園主體正在建設,城中區綜合體育中心正招投標;免費低收費開放了65個學校和社會場館,實現了從“無”到“有”;在全省率先建成城區“10分鐘體育健身圈”并持續推進提檔升級,高于國家建設“15分鐘健身圈”目標;實現了全市176個社區、917個行政村健身器材全覆蓋,比十年前增長了27%。目前,全市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.23平方米,比十年前增長了1.34平方米,初步實現了把健身點搬到百姓家門口的目標,持續增強百姓的體育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完善的體育組織為群眾幸福加碼
如今,人們通過不同方式參與健身,健康的生活方式正在提升著西寧市群眾的生活質量,改變著西寧群眾的“體魄”和“顏值”。
生活奔小康,身體要健康!十年來,西寧市不斷加強體育社會組織和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,全面提升健身服務能力和水平,為滿足百姓高品質生活需求“加碼”。目前,全市有各類體育社會組織400多家,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近萬名,占城區人口4‰,高于國家目標3個千分點,比十年前增長了2.5%,常年活躍在各健身站點開展志愿服務活動,以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志愿服務精神,讓體育人的志愿服務行動內涵更加匹配西寧城市高“顏值”,更加體現城市熱情;在全省首創“體衛融合、體教融合”模式,建成國民體質監測站點74個,實現了從“有”到“好”,常態化免費開展體質監測,每年監測2萬人次以上,群眾《國民體質測定標準》合格率達90.6%,比十年前增長了22.3%,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。
豐富體育活動助力群眾高品質生活
生命因運動而精彩,體育讓夢想成真!西寧市積極引領百姓樹立健康理念、養成健康習慣、追求健康生活,讓運動健身融入百姓日常生活,打造西寧城市活力新引擎。
十年來,西寧市致力于打造西寧地區元旦環城賽、日月山高原國際風箏邀請賽、西寧徒步節等地方品牌賽事,持續打造大通鷂子溝冰雪運動等“縣區賽事品牌”;成功舉辦了全國象棋冠軍電視快棋賽、全國三人籃球俱樂部精英賽、全國青少年U系列冰球賽、全國青年女子手球賽、CBA季前賽等34項全國性賽事,拓展了全民健身活動新空間,實現了西北地區冰球、手球奧運項目“零”的突破,開創了冬奧項目上高原的歷史,豐富了百姓文體生活;2020年,西寧市成為環湖賽開幕式永久舉辦地,以賽為媒、以賽謀城,推動體旅融合,全面提升“賽事+城市”融合度,讓體育活力提升城市魅力;全市每年舉辦各類體育賽事活動100多項次,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占比36.3%,高出全國平均水平2.4個百分點,比十年前增長了7.3%;在全省打造首個綜合型線上體育品牌“云動西寧”,讓居家健身從“替代品”成為“補足品”,引領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全民健身新時尚,讓百姓生活更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