宣講在田間。貴組宣 攝
青海新聞網·大美青?蛻舳擞 11月7日,記者走進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尕讓鄉,田間地頭、村級廣場……一場場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進行中,宣講員們一邊說著過去五年來全縣農村的發展變化,一邊用村民的身邊事向大家闡述著二十大報告的內容,大家聽得津津有味,積極交流互動,紛紛講述著這些年來自己身邊發生的變化。
“如何把報告精神切切實實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來?我認為,加快‘露天蔬菜、冬春小麥、高原牛羊養殖’三大基地建設,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規模,千方百計增加農牧民群眾的收入,高質量推動鄉村振興,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。”尕讓鄉黨委書記張建林用青海方言熱情洋溢地為黃河灘村、蓆芨灘村的村民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,現場氣氛熱烈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: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堅持城鄉融合發展,暢通城鄉要素流動。加快建設農業強國,扎實推動鄉村產業、人才、文化、生態、組織振興。”尕讓鄉是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鄉,鄉黨委積極引導坐落在黃河沿岸的二連、希望、黃河灘、蓆芨灘四個村,按照規;F發展的思路,組建聯合黨支部,打造生態“菜籃子”黨建品牌,以黨建品牌蓄力紅色動能,破解了露天蔬菜產業發展瓶頸。
“聽了駐村干部講解黨的二十大精神,讓我對今后的生活更加充滿信心,咱們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好,都是托了黨和政府的福哩!”蓆芨灘村種植大戶王勝有聽完宣講說,這幾年,政府給我們修了房子修了路。如今我們脫了貧致了富,村里環境也大變樣。流轉土地、種植土豆為我們拓寬了一條致富路,你看看“洋芋蛋”變成了“金蛋蛋”。
“白菜、辣椒等新鮮蔬菜將通過物流專線運往西寧、貴德的蔬菜批發市場和超市等經營場所,日均銷量可達13500公斤。聽了張書記接地氣的宣講我們深受啟發。今后,村里將立足實際,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集中力量打造特色種植養殖產業。”黃河灘村黨支部書記兼露天蔬菜種植聯合黨支部書記張云喜上眉梢。
談起露天蔬菜種植,張云有著說不完的感想,他說,近年來,尕讓鄉發展特色蔬菜種植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,其中,有四個村以各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為基礎,吸收四村32名黨員露天蔬菜種植戶,成立露天蔬菜種植聯合黨支部,圍繞露天蔬菜生產各環節,將合作社、家庭農場、種植大戶全部聚攏起來,目前,已初步形成統一育苗制種、統一種植管護、統一采摘儲藏、統一加工銷售的露天蔬菜種植產業發展新格局。
“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,也為我們村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,全村上下都非常振奮,看著大家都掙到了錢,許多在外創業的年輕人也都想回鄉發展,我們村干部也要抓住新機遇,把項目做起來,讓產業強起來。”張云說道:“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,我將立足本職崗位,埋頭苦干,通過宣講,持續擦亮‘生態菜籃子’黨建品牌,帶頭壯大村集體經濟。”
就這樣,大家面對面、心貼心,你一言我一語說體會、談心得,不時響起熱烈的掌聲。
據了解,自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以來,該鄉23個黨支部通過創新學習教育方式,把宣講課堂放在田間地頭、家庭院落中,通過“板凳會”“庭院會”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從“書面語”變為“聊家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