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內檢索:
您的位置: 青海新聞網 / 青海文化

【二十大精神在基層】“藝心”永向黨 “趕考”啟新程

來源:青海日報    作者:陳俊    發布時間:2022-11-16 07:55    編輯:易 娜

文藝宣講。攝影:陳俊 樂宣 樂組

  青海新聞網·大美青?蛻舳擞 11月14日,海東市樂都區高廟鎮新盛村村級文化活動室內,婉轉悅耳的三弦、悠揚動聽的輔奏,一曲曲由黨的二十大精神改編而成的賢孝演唱,其淺顯直白的“解讀”、鄉土口音的唱腔,道出河湟兒女“藝心”永向黨的共同心聲,贏得鄉親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。

  在場的村民紛紛說:“新盛賢孝是我們河湟地區的優秀民俗文化,用曲藝這種有趣、生動的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,我們愛聽,理解更深刻。”“在黨的好政策指引下,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”

  連日來,樂都區充分發揮“文藝+”作用,以平弦、秦腔、眉戶、快板、三句半、賢孝等藝術形式,把黨百年奮斗的光輝歷程、輝煌成就、歷史意義講清楚,把黨堅守初心使命、執著奮斗講透徹,把以史為鑒、開創未來的重要要求講明白,有效拓展學習深度、推進宣傳熱度、加深貫徹力度,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更是主動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,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,將在打造生態文明高地、建設產業“四地”、推動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謀新篇開新局。

  “二十大報告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加快建設農業強國,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,發展鄉村特色產業,讓咱們參與現代化進程、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。”

  “我們農民的收入越來越高,以后農業是最好的產業,農民是最好的職業……”

  在樂都區壽樂鎮倉嶺溝村,由村“兩委”干部、駐村工作隊成員、黨員志愿者組成的聯合宣傳服務隊也開展入戶宣講活動,他們用通俗易懂的鄉音、接地氣的語言,用“小角度”講述“大道理”,以“小故事”闡釋“好聲音”,切實讓黨的二十大精神“聲”入群眾心坎里。

  “這幾天一直想看報告全文,現在終于可以一字一句認真學習了!”在樂都區各鄉鎮的田間地頭、農家小院,隨處可見懸掛的橫幅。黨的二十大精神及制作的“爆款”產品,成為村民嘴里說得最多的高頻詞。

  倉嶺溝村79歲的老黨員祁盛來拉著村黨支部書記祁善元的手激動地說:“今天咱老百姓日子過得好,應該感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,沒有黨的惠農政策,就沒有我們家鄉的新發展,黨的恩情說不完吶!”

  近期,樂都區充分利用線上+線下資源,通過邀請黨校老師開展主旨講座、專題培訓,通過“樂都宣傳”微信公眾號、視頻號、“人文樂都”快手、抖音號等媒體矩陣,以及文明實踐所、黨員活動室、文化廣場、農家書屋等群眾聚集場所,通過抬眼可觀、觸目可見、用心可感的方式,引領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不斷增強學習的系統性、精準性、實效性,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基礎上,在全面把握上下功夫,反復揣摩、深刻體悟、系統把握,自覺用黨的二十大精神統一思想、統領全局、統攬工作。

  往昔已展千重錦,明朝更進百尺竿。樂都區統籌“田間會”“板凳會”“炕頭會”,組織區、鄉、村三級理論骨干志愿者,運用富有感染力、接地氣的語言,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講給黨員群眾聽,講給創業車間工人悟,講給田間地頭農民用,講給校園里的孩子們學。同時,重點在全面落實上下功夫,堅持學思用貫通、知信行統一,著力補短板、強弱項、揚優勢、保安全,以今年收好官、明年開好局、長遠規劃謀的實際舉措,真正把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到位。

相關新聞↓
[ 打印 ]
關于我們 | 法律顧問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方式
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      版權所有:青海新聞網
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
E-mail:webmaster@qhnews.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
久久久免费视频a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