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 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藏文網
 
站內檢索   
您當前的位置 : 青海新聞網社會新聞
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昆曲源頭昆山巴城“交卷”
來源:中國新聞網
作者:
發布時間:2023-10-24 15:42:01
編輯:李娜

  中新網昆山10月24日電 題: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昆曲源頭昆山巴城“交卷”

  中新網記者 孫權

  定期邀請海內外昆曲名家前來教學、演出,積極運用互聯網、數字技術等拓展昆曲文化受眾面,創新開設昆曲探源游學、昆韻文化游學線路……10月23日晚,在“昆曲小鎮大雅巴城”2023昆山巴城·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昆山市巴城鎮黨委書記朱葉華在介紹建設昆曲特色小鎮情況時,亮出此間傳承、保護和弘揚昆曲文化藝術的“答卷”。

  航拍昆曲小鎮。(資料圖)巴城鎮供圖

  發源于巴城的昆曲被譽為“百戲之師”,其集文學、音樂、美術、舞蹈等藝術之大成,是中國戲曲藝術的頂峰、江南文化的精髓。為延續昆曲雅韻,巴城推進昆曲文化創新發展,讓昆曲的“雅”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。

  600多年前,一大批文人墨客、名工優伶在此淺吟低唱、文采風流,成就了歷史上影響深遠的“玉山雅集”,雅致的昆曲從此從秀美的陽澄湖邊傳唱至大江南北。如今,昆曲小鎮每逢重陽曲會,都會邀請大批昆曲研究學者、昆曲表演藝術家,以及各大昆曲曲社的昆曲愛好者云集于此,再現當年雅集盛況。

  戲曲百戲博物館在巴城開放。(資料圖)巴城鎮供圖

  從“昆腔前身-昆山腔-昆曲-昆劇”,昆曲發展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都在巴城一帶完成,文脈歷千年而不斷。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這是一道擺在當代人眼前的“必答題”。

  “巴城不斷探索昆曲活態化傳承,古老的昆曲藝術在傳承中不斷思考、不斷進取,注入了現代思維的新鮮血液。”朱葉華表示,在巴城,昆曲培養有力度、傳播有深度、普及有廣度。

  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所有節目串場均以昆曲唱腔報幕。巴城鎮供圖

  在培養方面,梅花獎得主俞玖林、顧衛英,青年演員王婕妤、錢瑜婷、尤磊等一批學有所成的巴城籍昆曲演員通過開辦工作室、招聘、派駐等形式反哺家鄉戲曲教育,石牌中心小學校、巴城中心小學校、信義小學均開設“小昆班”,源源不斷輸送昆曲后備力量。

  在深度方面,巴城持續加強與藝術院校、演出院團的互動交流,建有中國戲劇家協會昆山小梅花培訓基地、中國昆劇院團聯盟演出基地、上?鬃訉W院工作聯盟昆曲文化傳播基地等,并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簽約實施《巴城·北京大學昆曲傳承計劃》,共同打造巴城—北大“昆曲傳承計劃”。

  在廣度方面,巴城還不斷拓展昆曲表現形式,通過舉辦大美昆曲系列講座、知名昆曲演員分享會、百戲人生、庭院實景演出等活動,讓昆曲“飛”入尋常百姓家。

  重陽曲會開幕式上的昆曲特色文創展。巴城鎮供圖

  這里是昆曲體驗的佳處、這里是昆曲展示的平臺、這里是昆曲產業的沃土……談及昆曲小鎮的建設情況,朱葉華介紹,目前小鎮已集聚名人工作室10個,文化名家們相約小鎮開展各類昆曲主題講座、演出、拍曲等活動;建成巴城歷史文化展示中心、昆曲長廊、小桃源濕地文化館等多個文化載體,全國首個集齊348個劇種的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此開館,讓“昆曲文化”聽得見、看得著。

  “昆曲小鎮”主題文創IP發布。巴城鎮供圖

  “昆曲正青春?梢哉f,對于昆曲這樣一門藝術來說,現在它的生存環境是越來越好,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在精神層面的追求也隨之提高,這與昆曲‘雅’的一面相呼應。”國家一級演員俞玖林稱,作為一名昆曲人,在其看來,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,首先是要注重人才梯隊的建設,對昆曲最精華的部分進行搶救性保護;第二是要堅持守正創新,在遵循古典的基礎上善于跨界嘗試,在每一部作品中吸取精華,揚長補短。

  “昆曲小鎮大雅巴城”2023昆山巴城·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所有節目串場均以昆曲唱腔報幕,來自石牌小梅花藝術團、巴城中心小學校“小昆班”、巴城中心小學校小荷笛子隊的小學生們帶來昆曲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、昆曲《長生殿·小宴》選段、竹笛合奏《陽澄湖畔的笛聲》等演出。

  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小學生的演出可圈可點。巴城鎮供圖

  看完整場演出,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會長田青不由感慨:“這些孩子們讓我們看到了昆曲的希望。”田青說,感謝昆山對昆曲的傳承、保護和弘揚,昆曲這一古老的劇種,也定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愈加煥發活力。

 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,今年巴城還開啟了“非遺進校園文化亮傳承”系列活動,為當地各學校上演昆劇折子戲,傳統文化薪火相傳。此外,“文化惠民周周演”也首次走進巴城企業和集宿區,以“評彈+昆曲+樂隊表演”相結合的形式,豐富企業職工精神生活。

  “昆曲小鎮大雅巴城”2023昆山巴城·重陽曲會開幕。巴城鎮供圖

  “昆山將以曲為橋,賡續文化自信。堅定不移地傳承、探索和發展‘昆曲之路’,加大昆曲保護傳承力度,創新昆曲藝術表達形式,培育壯大創作團隊,精心打造原創大戲,鍥而不舍地傳承和弘揚以昆曲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,讓古老的昆曲不斷煥發出嶄新的魅力。”昆山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丁成明在開幕式致辭時如是說。(完)

推薦閱讀
青海省文聯第九次代表大會召開
全省第二批主題教育巡回督導工作匯報會召開
講好西路軍故事:血沃祁連 書寫悲壯史詩
2023祁連·重陽節徒步大賽舉辦
2023年“青海好人”第四季度候選人公示
2022年度第三十三屆“青海新聞獎”獲獎作品公示
西寧通往海西快速通道年底將建成通車
海北州命名首批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"先鋒陣地"
24H熱點
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成立
省部共同打造青海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宣介會側記
青藏高原雪豹保護研討會暨雪豹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召開
青藏高原雪豹保護研討會暨雪豹保護聯盟成立大會側記
青海省2023年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開幕
青海消費幫扶農畜產品(北京館)在首都精彩亮相
鍛造新時代先鋒隊 青海高質量推進黨員隊伍建設綜述
我省共有各類養老機構和養老服務設施1862個
我省11.6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加入工會大家庭
成功“17連跨”!青海電網建設創跨越數量之最
熱點圖片
發展牛產業 過上“牛日子”——曲麻萊縣牦牛良種繁育園區見聞
發展牛產業 過上“牛...
青海省河南縣:雪多牦!皠摗背鲆粭l致富路
青海省河南縣:雪多...
青海湟中:海子溝洋芋豐收了
青海湟中:海子溝洋...
“班瑪經驗”啟示錄——“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青!倍c調研
“班瑪經驗”啟示錄...
9種新口味青海拉面3年累計銷售500萬份
9種新口味青海拉面3...
雪中最美風“警”線
雪中最美風“警”線
魏永福:一片熱心為鄰里
魏永福:一片熱心為鄰里
記者調查:共享按摩椅是享受還是難受
記者調查:共享按摩...
關于我們 | 法律顧問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方式
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 版權所有:青海新聞網
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
E-mail:webmaster@qhnews.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
 
img

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昆曲源頭昆山巴城“交卷”

中國新聞網
2023-10-24 15:42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
img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img

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昆曲源頭昆山巴城“交卷”

中國新聞網
2023-10-24 03:42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、保存圖片

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昆曲源頭昆山巴城“交卷”

  • 2023-10-24 03:42:01
  • 來源:中國新聞網

  中新網昆山10月24日電 題: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昆曲源頭昆山巴城“交卷”

  中新網記者 孫權

  定期邀請海內外昆曲名家前來教學、演出,積極運用互聯網、數字技術等拓展昆曲文化受眾面,創新開設昆曲探源游學、昆韻文化游學線路……10月23日晚,在“昆曲小鎮大雅巴城”2023昆山巴城·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昆山市巴城鎮黨委書記朱葉華在介紹建設昆曲特色小鎮情況時,亮出此間傳承、保護和弘揚昆曲文化藝術的“答卷”。

  航拍昆曲小鎮。(資料圖)巴城鎮供圖

  發源于巴城的昆曲被譽為“百戲之師”,其集文學、音樂、美術、舞蹈等藝術之大成,是中國戲曲藝術的頂峰、江南文化的精髓。為延續昆曲雅韻,巴城推進昆曲文化創新發展,讓昆曲的“雅”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。

  600多年前,一大批文人墨客、名工優伶在此淺吟低唱、文采風流,成就了歷史上影響深遠的“玉山雅集”,雅致的昆曲從此從秀美的陽澄湖邊傳唱至大江南北。如今,昆曲小鎮每逢重陽曲會,都會邀請大批昆曲研究學者、昆曲表演藝術家,以及各大昆曲曲社的昆曲愛好者云集于此,再現當年雅集盛況。

  戲曲百戲博物館在巴城開放。(資料圖)巴城鎮供圖

  從“昆腔前身-昆山腔-昆曲-昆劇”,昆曲發展的每一個重要節點都在巴城一帶完成,文脈歷千年而不斷。如何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?這是一道擺在當代人眼前的“必答題”。

  “巴城不斷探索昆曲活態化傳承,古老的昆曲藝術在傳承中不斷思考、不斷進取,注入了現代思維的新鮮血液。”朱葉華表示,在巴城,昆曲培養有力度、傳播有深度、普及有廣度。

  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所有節目串場均以昆曲唱腔報幕。巴城鎮供圖

  在培養方面,梅花獎得主俞玖林、顧衛英,青年演員王婕妤、錢瑜婷、尤磊等一批學有所成的巴城籍昆曲演員通過開辦工作室、招聘、派駐等形式反哺家鄉戲曲教育,石牌中心小學校、巴城中心小學校、信義小學均開設“小昆班”,源源不斷輸送昆曲后備力量。

  在深度方面,巴城持續加強與藝術院校、演出院團的互動交流,建有中國戲劇家協會昆山小梅花培訓基地、中國昆劇院團聯盟演出基地、上?鬃訉W院工作聯盟昆曲文化傳播基地等,并與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簽約實施《巴城·北京大學昆曲傳承計劃》,共同打造巴城—北大“昆曲傳承計劃”。

  在廣度方面,巴城還不斷拓展昆曲表現形式,通過舉辦大美昆曲系列講座、知名昆曲演員分享會、百戲人生、庭院實景演出等活動,讓昆曲“飛”入尋常百姓家。

  重陽曲會開幕式上的昆曲特色文創展。巴城鎮供圖

  這里是昆曲體驗的佳處、這里是昆曲展示的平臺、這里是昆曲產業的沃土……談及昆曲小鎮的建設情況,朱葉華介紹,目前小鎮已集聚名人工作室10個,文化名家們相約小鎮開展各類昆曲主題講座、演出、拍曲等活動;建成巴城歷史文化展示中心、昆曲長廊、小桃源濕地文化館等多個文化載體,全國首個集齊348個劇種的戲曲百戲博物館在此開館,讓“昆曲文化”聽得見、看得著。

  “昆曲小鎮”主題文創IP發布。巴城鎮供圖

  “昆曲正青春?梢哉f,對于昆曲這樣一門藝術來說,現在它的生存環境是越來越好,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,在精神層面的追求也隨之提高,這與昆曲‘雅’的一面相呼應。”國家一級演員俞玖林稱,作為一名昆曲人,在其看來,讓古老昆曲不斷煥發嶄新魅力,首先是要注重人才梯隊的建設,對昆曲最精華的部分進行搶救性保護;第二是要堅持守正創新,在遵循古典的基礎上善于跨界嘗試,在每一部作品中吸取精華,揚長補短。

  “昆曲小鎮大雅巴城”2023昆山巴城·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所有節目串場均以昆曲唱腔報幕,來自石牌小梅花藝術團、巴城中心小學校“小昆班”、巴城中心小學校小荷笛子隊的小學生們帶來昆曲《草原英雄小姐妹》、昆曲《長生殿·小宴》選段、竹笛合奏《陽澄湖畔的笛聲》等演出。

  重陽曲會開幕式上,小學生的演出可圈可點。巴城鎮供圖

  看完整場演出,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會長田青不由感慨:“這些孩子們讓我們看到了昆曲的希望。”田青說,感謝昆山對昆曲的傳承、保護和弘揚,昆曲這一古老的劇種,也定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愈加煥發活力。

  中新網記者了解到,今年巴城還開啟了“非遺進校園文化亮傳承”系列活動,為當地各學校上演昆劇折子戲,傳統文化薪火相傳。此外,“文化惠民周周演”也首次走進巴城企業和集宿區,以“評彈+昆曲+樂隊表演”相結合的形式,豐富企業職工精神生活。

  “昆曲小鎮大雅巴城”2023昆山巴城·重陽曲會開幕。巴城鎮供圖

  “昆山將以曲為橋,賡續文化自信。堅定不移地傳承、探索和發展‘昆曲之路’,加大昆曲保護傳承力度,創新昆曲藝術表達形式,培育壯大創作團隊,精心打造原創大戲,鍥而不舍地傳承和弘揚以昆曲為代表的優秀傳統文化,讓古老的昆曲不斷煥發出嶄新的魅力。”昆山市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丁成明在開幕式致辭時如是說。(完)

編輯:李娜
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
久久久免费视频a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