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國內 時評 黨建 省情 文化 法治 原創 視頻 省委文件 新聞 政務 旅游 生態 體育 專題 圖片 融媒   青海省人民政府網  藏文網
 
站內檢索   
您當前的位置 : 青海新聞網人物故事
從事電影放映工作30年 他用銀幕點亮鄉村夜生活
作者:郭紅霞
發布時間:2023-10-26 07:37:55
編輯:易 娜
汪有財夫妻倆。

  青海新聞網·大美青?蛻舳擞 “鄉親們,今天的電影放映結束啦……”10月17日22時30分,58歲的汪有財和妻子在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放完電影,收拾好東西往家趕,回到家已是深夜。

  在這個人人有手機且網絡發達的時代,年近花甲的汪有財夫婦卻一直堅持為群眾放映露天電影。“不管時代如何變遷,我相信人們對電影的情懷不變。”汪有財說。所以即使觀眾只剩一人,汪有財夫婦也會把電影放完。

  汪有財夫婦用1.8萬多場電影,架起了光影和農民群眾之間的橋梁。10月15日,汪有財登上“敬業奉獻”類西寧好人榜。

  汪有財是湟中區李家山鎮崗岔村村民,他的放映路不僅踏遍湟中區,還到過西寧市各區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、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。上世紀90年代初的鄉村,文化活動單一,電影下鄉是農牧民群眾期盼的事。1993年,28歲的汪有財東拼西湊買了一架8.75毫米的膠卷放映機,跟著老師傅學放映,慢慢成了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員。

  “那時候,很多人家沒有電視機,一場露天電影能吸引很多村民圍觀。”每每看到村民們因自己放映的電影開懷大笑時,汪有財心中是滿滿的成就感。

放映電影的汪有財。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

  汪有財記得,一個寒冷的日子,他到上五莊鎮小寺溝村放映,電影放映到一半時,突然下起了大雪,沒過一會兒,放映機上就滿是積雪。擔心放映機被雪水弄壞,他準備收場,可看到村民們正看得津津有味,他脫下外套蓋在放映機上,堅持放完兩部電影。

  因為汪有財經常帶著電影出現在湟中群眾的視野中,漸漸地,他“電影匠”的稱呼傳遍了十里八鄉。每當聽到巷道里的喇叭聲,鄉親們就知道那個“電影匠”來了。每次還沒到放映的時候,大家已經提著小板凳往廣場上趕。

  自行車、拖拉機、摩托車、面包車……30年來,汪有財的代步工具與時俱進。妻子汪桂紅見他在外奔波太辛苦,也跟著他一起放映。多年來,不論放映地有多遠,夫妻倆從來沒有怨言,一直按時按點給大家放映電影,把放映足跡留在了鄉村學校、敬老院、文化廣場、草原等地,為鄉村及牧民群眾送去歡樂。

  “一年365天,我和妻子有一半時間在放映或者在放映的路上。”曾經的“汪哥”已變成了“汪叔”,年近花甲的汪有財依然對放映保持著熱情。

  汪有財和妻子汪桂紅組成的“湟中區李家山鎮夫妻電影放映隊”2008年3月榮獲“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先進集體”榮譽稱號,2021年12月榮獲“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、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”榮譽稱號,汪有財個人2021年、2022年均被評為青海省公益電影放映優秀放映員。

推薦閱讀
青海省黨政代表團赴四川考察 兩地簽署合作協議
青海省工會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召開
青海各地建起愛心(慈善)超市985個
青海西寧:醫療幫扶填補基層腹腔鏡微創手術空白
2023年“青海好人”第四季度候選人公示
2022年度第三十三屆“青海新聞獎”獲獎作品公示
西寧市生活垃圾分類排名再次提升
青海玉樹:天上曲麻萊 處處展新顏
24H熱點
匯聚職工力量 建功時代偉業
側記
青藏高原雪豹保護聯盟成立工作綜述
國內外專家學者為青藏高原雪豹研究與保護探索路徑
青海玉樹:答好“生態立州、綠色崛起”的時代答卷
感受“江源玉樹”的幸福味道和向上力量
西寧市委召開理論學習中心組專題學習(擴大)會議
王衛東調研東川工業園區樂家灣鎮主題教育
前三季度我省經營主體發展呈現三個態勢
西寧國家植物園建設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
推動碳達峰碳中和專題研討班開班
熱點圖片
發展牛產業 過上“牛日子”——曲麻萊縣牦牛良種繁育園區見聞
發展牛產業 過上“牛...
青海省河南縣:雪多牦!皠摗背鲆粭l致富路
青海省河南縣:雪多...
青海湟中:海子溝洋芋豐收了
青海湟中:海子溝洋...
“班瑪經驗”啟示錄——“建設更高水平平安青!倍c調研
“班瑪經驗”啟示錄...
9種新口味青海拉面3年累計銷售500萬份
9種新口味青海拉面3...
雪中最美風“警”線
雪中最美風“警”線
魏永福:一片熱心為鄰里
魏永福:一片熱心為鄰里
記者調查:共享按摩椅是享受還是難受
記者調查:共享按摩...
關于我們 | 法律顧問 | 廣告服務 | 聯系方式
青海省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  版權所有:青海新聞網
未經青海新聞網書面特別授權,請勿轉載或建立鏡像,違者依法必究
E-mail:webmaster@qhnews.com 青海新聞網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:63120170001 青ICP備19000163號 青公網安備 63010302000199號
 
img

從事電影放映工作30年 他用銀幕點亮鄉村夜生活

西海都市報
2023-10-26 07:37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長按識別二維碼查看全文
img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img

從事電影放映工作30年 他用銀幕點亮鄉村夜生活

西海都市報
2023-10-26 07:37
青海門戶 主流媒體
長按識別圖中二維碼或發送給朋友、保存圖片

從事電影放映工作30年 他用銀幕點亮鄉村夜生活

  • 2023-10-26 07:37:55
  • 來源:西海都市報
汪有財夫妻倆。

  青海新聞網·大美青?蛻舳擞 “鄉親們,今天的電影放映結束啦……”10月17日22時30分,58歲的汪有財和妻子在西寧市湟中區攔隆口鎮放完電影,收拾好東西往家趕,回到家已是深夜。

  在這個人人有手機且網絡發達的時代,年近花甲的汪有財夫婦卻一直堅持為群眾放映露天電影。“不管時代如何變遷,我相信人們對電影的情懷不變。”汪有財說。所以即使觀眾只剩一人,汪有財夫婦也會把電影放完。

  汪有財夫婦用1.8萬多場電影,架起了光影和農民群眾之間的橋梁。10月15日,汪有財登上“敬業奉獻”類西寧好人榜。

  汪有財是湟中區李家山鎮崗岔村村民,他的放映路不僅踏遍湟中區,還到過西寧市各區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、海北藏族自治州等地。上世紀90年代初的鄉村,文化活動單一,電影下鄉是農牧民群眾期盼的事。1993年,28歲的汪有財東拼西湊買了一架8.75毫米的膠卷放映機,跟著老師傅學放映,慢慢成了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員。

  “那時候,很多人家沒有電視機,一場露天電影能吸引很多村民圍觀。”每每看到村民們因自己放映的電影開懷大笑時,汪有財心中是滿滿的成就感。

放映電影的汪有財。圖片均由受訪者提供

  汪有財記得,一個寒冷的日子,他到上五莊鎮小寺溝村放映,電影放映到一半時,突然下起了大雪,沒過一會兒,放映機上就滿是積雪。擔心放映機被雪水弄壞,他準備收場,可看到村民們正看得津津有味,他脫下外套蓋在放映機上,堅持放完兩部電影。

  因為汪有財經常帶著電影出現在湟中群眾的視野中,漸漸地,他“電影匠”的稱呼傳遍了十里八鄉。每當聽到巷道里的喇叭聲,鄉親們就知道那個“電影匠”來了。每次還沒到放映的時候,大家已經提著小板凳往廣場上趕。

  自行車、拖拉機、摩托車、面包車……30年來,汪有財的代步工具與時俱進。妻子汪桂紅見他在外奔波太辛苦,也跟著他一起放映。多年來,不論放映地有多遠,夫妻倆從來沒有怨言,一直按時按點給大家放映電影,把放映足跡留在了鄉村學校、敬老院、文化廣場、草原等地,為鄉村及牧民群眾送去歡樂。

  “一年365天,我和妻子有一半時間在放映或者在放映的路上。”曾經的“汪哥”已變成了“汪叔”,年近花甲的汪有財依然對放映保持著熱情。

  汪有財和妻子汪桂紅組成的“湟中區李家山鎮夫妻電影放映隊”2008年3月榮獲“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工作先進集體”榮譽稱號,2021年12月榮獲“第九屆全國服務農民、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”榮譽稱號,汪有財個人2021年、2022年均被評為青海省公益電影放映優秀放映員。

作者 郭紅霞
編輯:易 娜
青海新聞網版權所有
久久久免费视频a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