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由中華全國總工會、青海省人民政府指導,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、中國烹飪協會主辦,青海省總工會、海東市人民政府承辦的首屆全國拉面技能大賽,在青海乃至全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。能工巧匠們同臺競技,展示青海拉面技藝,對于推動拉面產業發展、助力鄉村振興產生了多重效益,同時為拉面產業向規范化、品牌化、特色化發展提供了經驗交流的平臺,增強了青海拉面產業的文化軟實力和市場競爭力。
說到拉面,20世紀80年代,青;〉鹊氐牡谝慌“拉面人”為了擺脫貧困走出大山,到東部沿海城市開起了拉面館。一個爐子、三張桌子,就是青海拉面館最初的形態。一碗樸素的拉面,不僅滿足著食客對品嘗美食的需求,還改變了“拉面人”自己的命運,創造了青海“拉面經濟”的奇跡。“一年打工仔、兩年拉面匠、三年小老板。”青海拉面在觸動人們的味蕾外,還擔負起了促進民生、拉動地域經濟等多方面的作用。青海拉面產業不僅帶動了群眾致富增收,還因為青海“拉面人”走向全國各地,促進了與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。青海拉面由此被稱為是促進民族團結、鄉村振興的“致富面”“團結面”“幸福面”。
不斷開闊思路,勇于創新傳承,勤勞的青海“拉面人”通過近40年的不懈努力與奮斗,終于讓一碗面從青海走向全國,走出國門。截至2023年6月30日,青海開辦拉面店總數達到2.91萬家。拉面從業人數達到19.6萬人,遍布以長三角、珠三角、環渤海為重點的337個城市和馬來西亞、哈薩克斯坦等35個國家(地區)。其中,疫情結束后新開拉面店達932家,轉移勞動力就業近2700人次。產業帶動方面,青海拉面產業已融入國內經濟循環體系當中,帶動了山東河南牛羊養殖加工、寧夏辣椒種植、云南香辛料加工、河北面粉深加工、物流配送、預制食品研發等20多個行業發展。由拉面產業的發展,也促進了青海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,帶動全省牛羊養殖、小油麥菜種植、電商平臺、倉儲物流配送等20多個行業,形成了完善的拉面產業鏈,為青海優質農畜產品持續穩定輸出創造了條件。據報道,2023年1月至6月,1.2萬家青海拉面店采購家鄉農牧產品菜籽油62噸、牛雜羊雜10噸、青海拉面速食面5400箱、枸杞、藜麥、沙棘汁、酸奶、酥油、饃饃等特產近1噸。拉面經濟已成為撬動青海經濟發展的一個有力“支點”,成為人們了解青海的一張“金色名片”。
習近平總書記在青?疾鞎r指出:“要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,堅持綠色低碳發展,結合實際、揚長避短,走出一條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。”拉面經濟是我省化隆等東部廣大群眾立足省情實際,經過市場檢驗的勞務品牌和優勢產業,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市場競爭力以及生生不息的發展新動能。我們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,鼓勵、保護、引導好人民群眾的創造力,不斷擦亮“青”字號招牌,不斷做大做強拉面經濟,使拉面經濟成為撬動青海高質量發展的又一杠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