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開學季,牦牛肉干、奶貝、青稞小麻花、藜麥餅干等產品隨著“青海農特產品進江蘇高校”活動進駐江蘇15所高校超市,青海味香飄校園,深受當地師生的青睞。在此之前,今年五月的南京生活體驗館里,貨架上整齊擺放著包裝精美的藏羊肉、青稞、藜麥、菜籽油、冷水魚等青海特色農產品,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購買;去年六月,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山風景區官方直播間一場主題為“秘境湟中,高原臻品”的消費幫扶直播帶貨活動,吸引了近萬名網友觀看……從2022年至今年8月底,在江蘇銷售青海農副產品和特色手工藝高達3.7億元。
自2010年江蘇和青海結緣,從“對口支援”發展到“蘇青協作”,從單純的人力、資金、項目等的對口支援到更強調發揮兩省優勢基礎上的協同發展,如今,江蘇、青海兩地通力協作,通過廣泛開展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,深化拓展消費幫扶,進一步拓寬“青貨出青”“青貨入蘇”渠道。
青海高原農畜產品富有特色,但酒香也怕巷子深。青海是生態凈地,在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下生產的藏羊、牦牛、冷水魚、油菜、青稞、蔬菜、馬鈴薯等產品具備綠色、有機、安全的優勢。比如青海省高原特色冷涼蔬菜受益于海拔高、光照時間長、晝夜溫差大等自然優勢,具有無污染、病蟲害少、品質優良等特點。但這些優質產品卻因為處于偏遠西部、遠離內地消費者而少有人識,急需一個走出去的機會,而蘇青協作恰好給了這樣一個機遇。江蘇等內地發達省份有市場、有需求,所以我們要牢牢抓住這趟協作“快車”,向江蘇輸出青海優質農特產品,帶動農戶就業增收,推動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。
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上看,蘇青協作也是一條“康莊大道”。從幫銷到促銷,消費幫扶項目企業對青海產品進行了改良、換代、升級,將簡單包裝的原生態牦牛肉品牌化,讓包裝變得精美,以綠色有機為導向打造特色產業品牌。再通過精細化標準操作后推向江蘇市場,以體驗館、網絡直播、美食品鑒、代銷專柜、農特產品展銷等多元化銷售方式,為青海特產出青打造了一站式消費幫扶平臺,使得銷量大幅提升。
蘇青協作是一條精準幫扶、雙向互動、合作共贏的東西部協作創新之路,相信只要抓住協作機遇,充分發揮兩地資源稟賦優勢,把雙方的“所需”和“所能”結合起來,定能攜手共進,為兩省群眾造福。